曾幾何時,兩廂車在國內飽受非議,在歐美國家大行其道的兩廂車到了中國后,完全沒有了絢麗的風采,在傳統(tǒng)觀念甚為牢固的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兩廂車儼然是一個城市棄兒。國人大都喜歡三廂車,是因為三廂車的那種氣派、完美的流線顯得十分高貴、完美無瑕。
在人文關懷充斥汽車市場的今天,很多汽車廠商花很大的力氣去影響人們對生活的認識,中國人喜歡車屁股便是不少汽車廠商看好的營銷策略之一。盡管目前中國市場的兩廂車甚至單廂車已經逐步被廣大的消費者認可,但是,與三廂車相比,后者的市場優(yōu)勢是明顯的。
顧名思義,既然是“轎車”,就應該像“轎子”那樣人坐中間,兩頭有人抬。三廂車便是活脫脫的典范。而如此類推,兩廂車則更像“拉洋車”。
過去中國人買轎車,都要對賣車的說:“我要‘帶屁股’的?!彼^“帶屁股”,其實就是當時絕對占領市場的“三廂車”。國人的審美偏好是三廂車。而且三廂車顯得更體面一些,所以想買三廂車。這只是一種感覺而已:感覺三廂車才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小轎車。在車價令普通老百姓還感到高不可攀的年代,三廂車成為中國人默認的轎車形象代表。而在國外萬千寵愛集于一身的兩廂車,在中國卻一度受到冷遇。
三廂車的屁股與前臉無形中形成了一種特有對稱,這正好與中國人對古代衙門的“官轎”和大財主“家轎”審美情趣相暗合,也與中國人講究對稱美的觀念相一致。并且近代達官顯人的“座駕”多為三廂轎車,這一點又給三廂轎車賦予了高檔、尊派的象征。也許是歷史的緣故讓三廂“官車”完成了國民對轎車的啟蒙認識,以至這種根深蒂固的烙印對現(xiàn)在轎車消費產生許多頑固的影響。如今,雖然轎車已經“下凡”到民間層次,銷量也一直在蒸蒸日上,但是轎車還是難逃其社會標簽的“裝飾”功能。三廂車肥碩的車屁股,似乎代表著財富的象征。
中國人的車屁股文化更體現(xiàn)了中國人講氣派,好面子的性格。在中國人眼里,開一輛沒有車屁股的小汽車會招來別人的嘲笑,很多人寧愿不開車,也不會開那樣一部令自己顏面全無的汽車。
中國經濟的迅速騰飛改變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汽車等奢侈消費品也漸漸的進入了尋常中國人的生活中。當國外汽車廠商意識到沉睡的中國汽車消費正在蘇醒的時候,大批的國際品牌涌入了中國。而在國外暢銷的汽車原型也被帶到了中國。中國消費者并不是全盤接收,德國大眾公司的高爾、高爾夫,意大利菲亞特的派力奧,東風雪鐵龍的富康等都曾在國內遭遇了滑鐵盧,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外形———沒屁股。外國廠商迫于無奈之下均推出了適合中國市場的“有后”版。就連響譽全球屢獲殊榮的標致307,來到中國時也搖身一變由經典的兩廂車變成了三廂車。也許法國標致已經讀懂了中國人的心,讀懂了中國人的車屁股文化。
中國人講排場,講派頭的習慣自古有之,古時的達觀顯貴婚喪嫁娶、升官晉爵都要講排場,講派頭,生怕滅了自己威風。即使到了近代更有甚者為了顯示自己生活富足,拿豬皮擦嘴以表明自己吃過了肉,其實他只在家喝了一碗清湯寡水的粥。
當中國汽車快馬加鞭地走入尋常百姓家庭的時候,中國人的車屁股文化有了一些動搖。許多中國的汽車消費者也對轎車體態(tài)的審美情趣開始發(fā)生了“和平演變”,主流的汽車廠家主耕的三廂車市場,也都先后變成試種異型車———兩廂車的“試驗田”。
上海通用先保險地推出三廂賽歐車后再推兩廂SRV車卻得到了市場的意外收獲。上海大眾則在三廂車全面獲勝的形勢下,這才從容地推出了波羅兩廂車,同樣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但也有逆水行舟的廠家倒序出牌,海南馬自達先推出屬兩廂的普利馬MPV再推三廂的福美來。南京-菲亞特年初首推兩廂派力奧上市,在市場取得較好業(yè)績后,再接再厲。在波羅1.6的伴唱聲中又新推出了“好吃不貴”的三廂西耶納轎車,點燃了三廂車拼搶的新戰(zhàn)火,再次把中國人的車屁股文化燒得如火如荼。
中國人意識里對汽車的傳統(tǒng)模式是大氣、穩(wěn)重、實用的。一個三口之家,除了用汽車代步外也可當作運輸工具使用,這樣,擁有一個容積大后備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兩廂車在這一點上明顯不如三廂車來的實際。
中國是個發(fā)展中國家,人們手中的錢都不多,卻要花很多錢去買帶屁股的三廂車。國人為了“抬轎子”的顏面不知道每年、每月、每天多花了多少冤枉錢。
中國人在儒家思想統(tǒng)治的2000多年里,形成了極強的家庭觀念,從國家這個大家到父母兄弟姐妹這個小家,中國人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家庭。家庭觀念促使中國人在對汽車這個奢侈消費品的選擇上有了一個共性。中國人考慮購車的時候,除了價格、品質、耐用性以外更注重的就是外觀了。而像大眾高爾那樣的既是兩廂車又是兩門車的就更無法讓中國消費者接受了。中國人不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就是放著寬大的后排座愣是沒門進,天生的屏蔽了后排座位。因為很多人的愿望就是自己駕著車載著全家到處游玩享受天倫之樂,這令期望家庭和諧完美的中國人大惑不解。
事實上,這樣的車在國外卻大受歡迎。西方人的傳統(tǒng)觀念與中國截然相反,西方人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人空間屬于個人的生活。而且講求個性突出,他們通常沒有家庭負擔,不必像中國人一樣顧及老小,夫妻更是完全過著兩個人的獨立生活。而且很多夫妻都擁有兩輛汽車,所以負擔這樣小型的經濟型汽車就實惠了很多。西方汽車工業(yè)發(fā)達,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情況時常發(fā)生,這樣一部小車更能輕松地在堵車的情況下掉轉車頭擇路分流,在擁擠的停車場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
只有當緊湊型的兩廂車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和變?yōu)榧兇焦ぞ?,失去了車主形象的標簽作用時,中國人車屁股文化才會被人們所淡漠。
用業(yè)內人士的眼光來看,兩廂車逐漸“受寵”是理所當然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私人轎車消費的快速發(fā)展。當年兩廂車受冷遇,其實關鍵在于那時還談不上真正的私車消費。買車都是公家出錢辦公家的事。既然如此,當然買的車是越大越舒服,越大越有派頭。至于車大油耗也大,當然不會有人關心;而那時車少,停車也不成問題,所以車體龐大也沒有顯出什么不方便。而現(xiàn)在,汽車消費者組成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私車消費已經“勁頭十足”地占據了半壁江山。
完全可以想象,當一家人懷揣著辛辛苦苦攢下的“銀兩”去買一輛供自家人使用的轎車時,對車的判斷標準自然會有不同的角度:不僅要看性能如何、價格怎樣,還要看用起來方不方便、順不順手、實不實用。而這么一比,兩廂車的優(yōu)點立現(xiàn):在交通越來越擁擠、車位越來越緊張的時候,小小的兩廂車轉向靈活、??枯p松。另外,把兩廂車的后蓋掀開,后排座椅一折疊就有了超大的后備廂,放臺34英寸大電視都不成問題,這是三廂車根本無法比擬的。
說到兩廂車空間,行李廂尤為重要,這也是國人區(qū)分所謂“兩廂車”和“三廂車”的標準。不可否認,三廂車的形象更符合中國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觀,而突出的行李廂則是支撐他們這一觀點的基礎。很多人認為兩廂車沒有屁股,放不了多少東西,其實這是完全的誤解。由于大部分兩廂車追求實用性,所以它們的空間分配都比較合理,對于行李廂來說,主要是配置合理。細心的人可以發(fā)現(xiàn),兩廂車的行李廂雖然不是很大,但適合家庭使用,行李廂高度和縱深更合理。比如高爾夫、富康、POLO等,它們的行李廂最大狀態(tài)可以放下一臺25英寸的電視機,而這在三廂車上是很難實現(xiàn)的。
人文時代,個性迥異的裝備是汽車或汽車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于兩廂車來說,精致、實用或是潮流都是舉足輕重的,正是這些元素把兩廂車裝點得越來越光彩照人。
中國這幾年發(fā)展的快了,生活好了,吃的用的都要和國際接軌了,可不時的會傳出一些不協(xié)調的東西,原本很好的一件事情、一個很好的東西到了中國就與中國人格格不入,看來外國人還是沒有把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吃透。不過外國人有這樣的決心,有這樣的毅力去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將自己融入中國,畢竟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一塊土地了。這或許也是我們該把傳統(tǒng)拋開,把車屁股文化放下,試著與國際更同步些的時候了。
來源: 青年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