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潮不會太快出現,但是明年確實是新造車真正亮劍的時候。
文 ▍砂糖兔
今天看到有文章說“新造車已經進入淘汰賽”了,還有業(yè)內人士悄悄透露說某幾家新造車已經發(fā)不出工資了,并且點出了愛馳和長江的名字。我覺得,淘汰賽不是今天才開始,既然是創(chuàng)業(yè),每一天都可能是淘汰賽。
至于會不會今年就看到大批新造車死掉,肯定不至于。隨手翻了翻幾家新造車創(chuàng)始人的微博,大家都還相當活躍著。
愛馳汽車的老板付強發(fā)了簽約圖,昨天他們剛和一家做用戶駕駛行為大數據運營的公司評駕科技簽了深度戰(zhàn)略合作的約,看樣子不像是已經發(fā)不出工資的慘狀。
威馬汽車這邊三天前剛進入吐魯番搞熱區(qū)極限測試,也是它們首款量產車上市前的最后一輪研發(fā)測試。
小鵬汽車這邊更熱鬧了,因為隊伍不斷擴張,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發(fā)了廣州公司搬家圖。而蔚來這邊,國內交付的麻煩事兒先放一邊,董事長李斌已經對德國媒體表示,兩三年內德國市場要開賣了。
歲月當然也不會如表面般靜好
當然新造車所面臨的市場環(huán)境也并不友好,雖然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市場,不過這個市場正在變得越來越嚴苛。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在不斷退坡,明年如果還不能正式開賣的純電動產品,很可能就享受不到多少補貼了,所以拿著所謂“補貼后”的低價做宣傳的手法很快就行不通了。
很多新造車企業(yè)選擇了純電動SUV作為突破口,更有甚者造起了幾十萬上百萬的純電動跑車,后面的我就不評論了,我覺得即便王思聰可能也不會成為它們的目標客戶,而前者,SUV市場的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了,純電動領域能幸免嗎?
再說到不限購不限行的這個最大優(yōu)勢,北京如今新能源牌照也排到三四年之后了,和汽油車牌照一樣稀有了。如果說去年我還能為了占號隨便買個眾泰芝麻,今年我是不會拿如此珍貴的牌照去當你們的小白鼠了。
你的獨一無二可能反而是絆腳石
那除了情懷,還有什么是新造車吸引普通消費者的賣點呢?N對一式管家服務、智能化、自動駕駛、定制化,這些都是它們所宣揚的賣點,而且號稱笨重的傳統(tǒng)車企在這些點上無法趕超它們。
能不能趕超我不好判斷,畢竟誰家的自動駕駛我都沒體驗過,而且短時間內政策法規(guī)也不允許它上路。定制化則是對制造能力的嚴峻考驗,這也是為什么傳統(tǒng)車企不會大力推廣的原因,蔚來的ES8號稱實現了,結果就是交付很慢。
所以你要與眾不同,就要付出代價和成本,比如你的車有碳纖維車身或全鋁車身,那就意味著極為復雜的制造工藝流程等著你,不管是自建工廠還是代工,結果可能都和特斯拉的Model 3一樣,進入“生產地獄”。
融資不容易,撐到決賽最重要
目前,新造車里面融資額最高的是蔚來汽車,有140億了,威馬緊隨其后,也有120億左右,再往后都不到百億元規(guī)模。
這些錢能支撐它們走多久,誰都無法判斷。所以有人說擔心新造車勢力產能過剩,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大部分新聞稿中列出的規(guī)劃產能,可能最后都撐不到啟動生產的那一天。
都說2018年是新造車元年,考驗交付能力的時刻到了,我倒是認為今年還不是真正考驗它們的時刻,明年才是新造車真正亮劍的時候。
等到產品能拿出來讓我們好好評測,而不是對著樣車和理論數據做點評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比賽開始吧。